7月的波特兰,空气中弥漫着夏日特有的燥热与期待,在开拓者训练馆的木质地板中央,19岁的中国新星杨瀚森刚刚完成一组底线突破上篮,汗水顺着他的鬓角滑落,面对场边来自开拓者管理层的审视目光,这位身高2米16的中锋深吸一口气,用带着山东口音的英语回答着教练的提问,随后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他毫不掩饰地吐露了心声:“第一次站在NBA训练馆,我腿有点抖,一下子吓到了,但开拓者是我第一支试训的球队,这意义非凡。”
试训现场:从紧张到渐入佳境
清晨六点的波特兰天际刚泛起鱼肚白,杨瀚森已经出现在训练馆进行热身,据现场消息人士透露,开拓者本次试训安排了包括动态投篮、防守轮转、低位单打等多项针对性测试,在首轮底线三分测试中,杨瀚森前5投仅1中,明显暴露出适应期的生涩。
“当看到球队总经理乔·克罗宁和主教练比卢普斯同时站在场边,我的呼吸确实变得急促。”杨瀚森回忆道,“那种压迫感与CBA完全不同,每个细节都被放大审视。”然而随着训练推进,这位上赛季CBA最佳新秀逐渐找回节奏,在随后的禁区防守演练中,他连续三次成功干扰对手进攻,展现出与其年龄不符的防守意识。
开拓者球员发展教练约翰逊在休息间隙特别指导了杨瀚森的挡拆站位。“他们需要我展示更快的横向移动能力,这是现代NBA对大个子的基本要求。”杨瀚森表示,在最后阶段的实战对抗中,他与两名今年选秀热门新秀直接对位,一次漂亮的背身单打后勾手命中引来场边轻微点头。

特殊缘分:为何首选开拓者?
选择开拓者作为NBA试训首站,背后有着深思熟虑的考量,杨瀚森的经纪团队透露,早在三个月前就与开拓者球探部门建立了密切联系,球队国际球探总监皮特·菲尔普斯曾专程赴青岛观摩杨瀚森的训练,对其传球视野和篮下脚步给予高度评价。
“开拓者的战术体系需要能策应的中锋,”篮球分析师李明启解读道,“从萨博尼斯到努尔基奇,这支球队历来重视大个子的组织能力,杨瀚森上赛季在CBA场均4.2次助攻的数据,显然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更值得玩味的是,开拓者目前手握今年选秀大会的第14顺位签位,且队内中锋努尔基奇已年满30岁,正在寻求年轻化重建,球队随队记者杰森·奎克在社交媒体上透露:“开拓者对国际球员的培育有独到心得,从曾经的萨博尼斯到现在的西蒙斯,他们愿意给年轻球员成长时间。”
文化冲击:从CBA到NBA的跨越
试训间隙,杨瀚森在更衣室与开拓者当家球星利拉德不期而遇,这位全明星后卫主动与中国新星击掌致意,并用“欢迎来到NBA”作为问候,这个细节让杨瀚森深受触动:“当你亲眼见到那些只在电视上出现的球星,才真切感受到自己正在触碰梦想。”

饮食调整是另一个挑战,为适应NBA级别的身体对抗,杨瀚森在抵达美国后立即调整了食谱,每天需要摄入4500卡路里,蛋白质摄入量是CBA时期的两倍。“营养师准备的鸡胸肉和蛋白奶昔确实不如家乡菜可口,”他笑道,“但这是必要的牺牲。”
语言关同样考验着这位年轻球员,虽然赴美前进行了密集英语培训,但球场术语和战术指令仍需翻译协助,在一次防守演练中,他因误解教练指令跑错位置,却很快通过录像分析纠正错误。“篮球语言是相通的,”杨瀚森说,“有时候一个手势比千言万语更有效。”
历史传承:中国球员的NBA之路
从王治郅到姚明,从易建联到周琦,每个中国球员踏上NBA征程都承载着特殊意义,篮球评论员杨毅指出:“杨瀚森的特点在于他的现代性,2米16的身高却具备后卫般的传球意识,这让他区别于以往任何一位登陆NBA的中国内线。”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试训安排在波特兰有着特殊象征意义,2002年,姚明正是在这里完成NBA首秀,拿下0分2篮板的青涩数据,21年后,另一位中国巨人站在同一片土地,继续着中国篮球的追梦之旅。
“前辈们的经历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杨瀚森坦言,“姚明主席在我出发前特意来电,告诉我要享受这个过程,他说第一个试训永远最难忘,因为这是梦想照进现实的瞬间。”
漫漫长路刚启程
按照计划,杨瀚森将在完成开拓者试训后,陆续前往芝加哥参加联合试训,并安排与雷霆、爵士等队的单独试训,选秀专家乔纳森·吉沃尼在最新模拟选秀中将杨瀚森排在首轮末段,认为其“具备成为现代NBA空间型五号位的潜质”。
但对杨瀚森而言,选秀顺位远非终点。“我知道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三分稳定性和防守换位速度,但这次试训让我确信,我属于这个舞台。”说这话时,他刚刚结束长达两小时的录像分析课,屏幕上反复播放着约基奇和萨博尼斯的比赛集锦。
夜幕降临波特兰,杨瀚森在酒店房间与家人进行视频通话,母亲特意展示了为他准备的他最爱的山东煎饼,父亲则叮嘱要注意膝盖保养,结束通话后,这个19岁的大男孩翻开训练笔记,开始准备明日清晨的力量训练,窗外,威拉米特河的流水声绵延不绝,就像无数篮球梦想,终将汇入浩瀚大洋。
开拓者训练馆的灯光已经熄灭,但属于杨瀚森的NBA征程,才刚刚点亮第一盏灯。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