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当作0-0来打 不能依赖对手三分失准


在CBA季后赛首轮G1的激烈对决后,北京首钢队内线核心范子铭接受了媒体采访,面对即将到来的G2,他展现出冷静与务实的态度,强调全队必须将第二场比赛视为“0-0”的全新开局,同时提醒队友不能寄希望于对手外线手感持续低迷,这番表态不仅体现了职业球员的专注,也为接下来的系列赛定下了基调。

G1复盘:三分防守成胜负关键
首场比赛中,北京首钢凭借顽强的防守和关键时刻的进攻效率,以5分优势险胜对手,比赛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不容忽视——对手全场三分球命中率仅为28%,远低于赛季平均水平,尽管首钢队对外线的轮转补防起到一定效果,但范子铭直言:“我们不能指望对方每场都投不进,如果他们找到节奏,比赛会完全不同。”

数据显示,对手在常规赛的三分命中率高达37%,排名联赛前列,G1的失常更多源于首钢的防守压迫和些许运气成分,范子铭对此分析道:“我们确实限制了他们的轻松出手,但有些空位他们也没把握住,下一场他们一定会调整,我们必须做得更好。”

心态归零:G2是全新挑战
“教练组一直在强调,季后赛每一场都是独立的。”范子铭表示,“赢下G1只是第一步,现在比分就是0-0。”这种“归零心态”正是首钢队近年季后赛的制胜法宝,2022-23赛季,他们曾在先输一场的情况下连扳两局逆转晋级,范子铭正是亲历者之一。“经验告诉我们,松懈就会付出代价。”他补充道。

主教练莱登在训练中也反复演练针对对手外线的防守策略,据悉,首钢队近期重点加强了弱侧协防速度和封堵传球路线的练习,范子铭作为内线支柱,需在护筐与扑防外线之间找到平衡:“我的任务是保护好禁区,但如果外线队友需要支援,我会第一时间轮转。”

对手调整:三分火力或迎反弹
对手主帅在G1赛后坦言:“我们得到了该有的机会,只是没投进。”其核心后卫在常规赛场均能命中3.1记三分,G1却7投仅1中,体育评论员苏群指出:“这种级别的投手不可能连续两场迷失,首钢必须做好他们三分命中率翻倍的预案。”

范子铭对此早有预判:“我们研究了他们的战术习惯,比如底线交叉掩护和弧顶手递手,G2他们会更坚决地执行这些配合。”首钢队录像分析师团队已整理出对手G1所有三分不中的回合,发现其中超过40%属于战术成功但终结失常。“这些球如果进了,比赛可能就是另一种走势。”助教李昂透露。

范子铭G2当作0-0来打 不能期望对方每场三分外线手感都不好

内线优势:范子铭的攻防价值
尽管外线防守是焦点,范子铭在G1的表现同样关键,他拿下18分11篮板的两双数据,并在末节连续杀伤内线奠定胜局,其与利夫的高低位配合成为破解对手联防的有效武器。“对方内线身高不足,这是我们能利用的点。”范子铭说,“但前提是外线得把球传进来。”

范子铭G2当作0-0来打 不能期望对方每场三分外线手感都不好

值得注意的是,范子铭本赛季的策应能力显著提升,场均助攻数创生涯新高,G1中他三次高位发牌助攻队友切入,这种“中轴作用”让对手难以包夹,篮球媒体人杨毅评价道:“当范子铭能在肘区处理球,首钢的进攻就多了一个维度。”

球迷期待:主场乘胜追击
G2将继续在首钢主场五棵松体育馆进行,球票早已售罄,球迷组织“御林军”负责人王伟表示:“我们会用声浪干扰对方外线投篮。”而范子铭也呼吁球迷继续支持:“那种氛围能让我们多抢几个地板球。”

历史数据表明,在7场4胜制系列赛中,赢下G1的球队晋级概率超过75%,但首钢将帅更愿意用行动说话,队长翟晓川在训练后告诉记者:“范子铭的态度就是全队的态度——专注当下,一场一场拼。”

终极考验:应变能力决定上限
季后赛的本质是调整与反调整,对手极可能在G2增加无球跑动和突破分球,以此激活外线,首钢则需要平衡防守扩大的风险,避免内线门户洞开,范子铭的防守覆盖面积和犯规控制将成为关键,他对此表示:“我会保持侵略性,但更注重选位。”

首钢的外线球员也需承担更多责任,方硕、田宇翔等后卫必须紧贴对手射手,减少换防沟通失误。“防守是五个人的事,”范子铭强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多跑一步,结果就会不一样。”

随着比赛临近,首钢队更衣室内的战术板上写着醒目标语:“忘记比分,专注48分钟。”这或许正是范子铭“0-0论”的最佳注解,在瞬息万变的季后赛舞台上,唯有将每一场都视为生死战,才能走得更远。

(完)